close

胎兒的血管行走在子宮頸內口處的「前置血管」極罕見,發生率在2千分之1至6千分之1間,不過一旦出血,血液將以每秒數百毫升流失,胎兒死亡率高達6成,孕期得更頻繁產檢、謹慎安胎。「前置血管」的高危險因子包括前置胎盤、孕婦超過35歲、臍帶帆狀附著、試管嬰兒與多胞胎等,高危險群應於30至34週間,再次進行陰道超音波,確認胎盤位置及有無前置血管。圖/ingimage 分享 facebook 日前一名34歲的孕媽咪,懷胎初期就有出血等流產跡象,懷孕20週發現有「前置胎盤」,33週時更檢查出有「前置血管」,母體休克或胎兒死亡風險極高。為平安生下腹中胎兒,她幾乎全天候躺在床上安胎、足不出戶,終於在37週時,以剖腹產的方式,誕下體重2500克的健康男嬰,母子均安。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俐瑾說明,以胎位正的寶寶來說,「前置血管」擋在寶寶頭部前方,正常的胎兒,血管外會有臍帶與胎盤保護,避免受傷,但前置血管的胎兒,其血管缺乏這般保護、直接分佈在胎膜上。若胎膜與血管未破裂,對母子的健康不會有影響,不過一旦破裂,可能釀成胎兒大出血與缺氧,死亡率高達6成。陳俐瑾表示,「前置血管」發生原因尚不明確,可能與胎盤植入媽媽子宮的過程有關,例如前置胎盤,胎盤可能隨著孩子週數變大而移動,但位置移動後,血管可能還留在子宮頸口,形成前置血管的現象。其他危險因子還包括孕婦超過35歲、臍帶帆狀附著、試管嬰兒與多胞胎等,高危險群應於30至34週間,再次進行陰道超音波,確認胎盤位置及有無前置血管。陳俐瑾提醒,有前置血管或前置胎盤的孕媽咪應留意別受到外力衝擊,如騎乘機車、搬重物,另外,性行為會使子宮頸周圍受到撞擊,孕期間也應避免。若發生破水、出血或子宮密集收縮等產兆,應盡速前往最近的急重症醫院,不可捨近求遠;住得較遠的人,建議安胎階段就選住醫院?


7E3668AD100799F1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wansok436c 的頭像
    swansok436c

    張家定

    swansok436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